主播点评:对短视频摆拍现象要零容忍!

2023-09-09 12:18:13  来源:BRTV都市晚高峰

日前,一段“女外卖员深夜送餐回来,车子被偷”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。湖南怀化警方介入此事展开调查后发现,该视频为自导自演的虚假视频。那么这段造谣视频是如何炮制的?它违反了哪些规定?

一人分饰多个身份

发布多条虚假视频


【资料图】

8月3日11点左右,这段“女外卖员送餐回来发现车被偷”的视频由一个自媒体账号发布,时长仅10秒左右,并且没有标注“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起因、经过、结果”相关要素。根据发布者在短视频平台上的IP地址,湖南怀化警方对这段视频的真实性展开了调查。

办案民警表示,他们调取了大量报警记录,没有发现这起“外卖员电动车被盗”的警情,所以当时无法核实拍摄地点以及真实性。

同时,他们对账号发布的视频内容进行了分析,发现在4月之前,这个账号大多发布三农类、家庭剧情类视频,4月之后发布的部分视频却显得有些另类,如“女外卖员送餐回来发现车被偷”“两摩托车司机争夺客源”“妈妈让女孩在大雨中跪下”等内容。视频中的女子也在多个身份间来回切换,巧合的是,每个瞬间都被清晰地拍摄了下来。

办案民警称,“通过现场走访,以及调取公共视频,我们发现现场并没有视频中的视角,所以更加确定应该是摆拍的。”

8月4日,民警依法对这名女子周某进行了传唤。经调查核实确认,自今年4月起,周某、其丈夫杨某以及自媒体工作者李某三人为吸引流量、赚取经济利益,在多个视频平台上发布多条自导自演的虚假视频,恶意散布谣言、混淆视听。

造谣视频是如何炮制的?

周某称,她早期大多会拍摄三农类、家庭剧情类视频,这些视频需要设计内容,有的还要找人来参演,操作周期长。而炒作纠纷的短视频操作起来简单快捷,基本每条视频都能在几分钟内迅速拍完,编辑上文字后,次日就可以发布在平台上,流量高变现快。

那么,这些虚假视频都是怎么杜撰拍摄出来的呢?

周某和丈夫杨某向民警交代,7月31日拍摄当晚,周某换上了网购的外卖员衣服后,便在小区门口开始拍摄这条“女外卖员电动车被偷后在马路上痛哭”的短视频,从准备到拍摄,前后不到7分钟。

△杨某指导周某拍摄视频

公共场所视频显示,拍摄了一遍后,两人觉得效果不好,又调整位置拍了第二遍。拍摄后的第4天,8月3日11点左右,这条配上了文字的视频在多个平台发布。第二天其浏览量就超过6000万次,点赞、收藏量超过10万次。

主播点评:

虚构情节却不作标注 违反自媒体管理规定

现在上网看视频,对于摆拍的反感,我想不少人都能从评论区感受到。今年7月,中央网信办发布《关于加强“自媒体”管理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:“自媒体”发布含有虚构情节、剧情演绎的内容,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。而这一账号发布的多条视频都没有按要求标注,还曾因此被封号,解封后仍明知故犯。目前,周某等三人因涉嫌编造发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,涉事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。

今年以来,接连不断有热门短视频被曝造假摆拍,引发舆论持续关注。如此弄虚作假,每每发生,无不受到世人唾弃,还会被执法、监管部门处理。但为何仍然有人要跟风呢?曾有一名视频拍摄参与者向记者坦言,如果你的视频流量高,除了有正常收入,还有爆款奖励。此外,据业内人士称,这种账号还可以接商业广告推广。正是因为这种为了博取眼球、吸引流量、赚取快钱的想法,导致了虚假摆拍例子不断。说白了,一个“利”字 在作祟。

主播点评:对短视频摆拍现象要零容忍!

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出,要全面清理通过伪造场景、虚构经历等手法摆拍制作的导向不良、误导公众的短视频。这很显然,不管出于什么目的,只要存在捏造事实、主观臆断、蓄意炒作和翻炒旧闻等行为,就在被整治之列。其实,既然是摆拍,再处心积虑也会露出马脚,演技再高超也躲不过广大网友的火眼金睛,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而对于治理虚假摆拍短视频,需要多方共同努力。短视频平台应积极制定具体、有效的视频上传和审核规则、处罚规则,从传播源头把握视频质量,定期巡查并及时下架问题视频;监管部门开展专项宣传周等活动,向公众讲解相关法律法规,展示典型案例;而各类新闻媒体,应谨慎转发未经核实的视频;视频创作者应该主动遵守道德和法律底线;最后是我们观众朋友,要注意辨别虚假内容并积极行使举报监督的权利。

主播:韩凯凡

编辑:周琼

责编:王潇